由中国动漫博物馆主办的第五届“中国青年动漫家成长计划”项目(以下简称“成长计划”),自5月29日在第21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启动以来,各项相关活动正在紧凑有序的开展中。其中,“青春动漫中国行”系列活动于7月25日至29日首站登陆香港。
香港动漫电玩节中国动漫博物馆展台
中国动漫博物馆在当地历史悠久、颇有号召力的第26届香港动漫电玩节(ACGHK 2025)上设置了展台,邀请往届“成长计划”获选者代表携作品参展。此举一方面向香港当地的动漫创作者与爱好者们“面对面”宣传“成长计划”,另一方面也为往届“成长计划”获选者们提供了向香港当地业界与市场推广自身的机会,进一步发挥好“成长计划”的长尾效应。
【香港动漫电玩节:前身为香港漫画节(Hong Kong Comics Festival),自1999年起每年7月底举行,后于2006年更名为“香港动漫节及电玩展”,2008年改为“香港动漫电玩节”,沿用至今。本届展会规模创历史新高,展览面积达34,872平方米(较去年增加近一倍),吸引160家展商、610位个人创作者及48国观众参与。】
展开剩余82%香港动漫电玩节
展会期间,中国动漫博物馆的展台周围人头攒动,前来了解中国动漫博物馆与“成长计划”的大众与专业观众络绎不绝。同时,往届“成长计划”获选者们带来的作品也深受欢迎。其中,曾于2021年获选“首届中国青年动漫家成长计划”的李欢(欢叔)带来参展的上百件作品,几乎销售一空,更有香港本地的大客户现场下单定制李欢的画作。
参展作品
展台前,本地动漫爱好者与李欢(欢叔)互动
“香港潮玩设计底蕴深厚,而杭州在动漫产业上的政策支持在国内是第一流的。期待两地青年以中国动漫博物馆主办的‘中国青年动漫家成长计划’为纽带,共同探索中国文化的先锋表达。”李欢面对现场热情的观众表示。
香港本地动漫爱好者在中国动漫博物馆展台前仔细观看参展作品
本次活动期间,中国动漫博物馆代表受邀访问了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,与师生们开展创作交流,并向他们推介了“成长计划”。
中国动漫博物馆代表向香港理工大学师生现场介绍了“成长计划”,详细说明了本届“成长计划”的赛道、周期等调整方向与创新亮点,特别指出本届“成长计划”加大了对动画、插画、潮玩设计等多元领域年轻创作者的关注,并以递交书面信函的形式向香港理工大学师生发出了官方邀请。
中国动漫博物馆代表向香港理工大学递交“中国青年动漫家成长计划”邀请函
在交流会上,曾于2021年获选“首届中国青年动漫家成长计划”的李欢(欢叔),以标志作品IP “X少女”为核心展开深度分享。
【李欢,潮流插画家、IP形象创作人、美学硕士,入选国家文化部创意人才库、教育部毕业设计评审专家库,获得过金龙奖、金竹奖、CCG传统文化先锋奖等多项大奖。出版《傀儡娃娃》《玛丽娃娃》《妄想洋馆》《薇妮的时光列车》等多部畅销绘本/画集,作品入选威尼斯艺术年度展、亚洲插画大赏、东京亚洲IP设计展、德国法兰克福书展、法国里尔国际漫展等,并在上海、佛山、重庆等地举办《怪核轻甜》等多次个人艺术作品展。】
李欢(欢叔)在香港理工大学毕业展作画鼓励学生
针对学生提问,李欢阐释了“X”符号的双重含义:“X既是未知的无限可能,也代表当代青年面对社会压力的沉默表达”(源自其观察年轻人“不社交、不表露”的现象)。其作品通过冲突性视觉语言展现文化张力——如以重庆大足石刻、三星堆文物为原型的艺术玩具,将川剧脸谱解构为充气装置的公共雕塑,以及融合传统砚台与赛博朋克元素的“合川峡砚”等主题潮玩。
李欢(欢叔)与香港理工大学师生交流
当被问及推广策略时,李欢强调他更倾向于通过专业展会触达核心受众。依托专业展、个人艺术展、国际时装周等平台曝光,拒绝过度商业化,坚持艺术表达。他特别指出香港潮玩产业对内地的影响,表示Labubu、Molly等内地爆款IP均源自香港设计师,香港是潮玩艺术的先锋土壤,呼吁两地青年加强共创。
中国动漫博物馆代表们同步考察香港理工大学毕设展“从林而跃 终死不息”,该展览的策展理念以弹弓、弹簧隐喻设计回溯本源即是蓄力创新。校方还展示了Media Design课程体系——其跨学科Foundation Year与Capstone毕设项目,为中国动漫博物馆与高校相关专业的合作提供了参考样本。
参观香港理工大学毕设展
第五届“中国青年动漫家成长计划”将在接下来几个月继续走入更多城市,与更多的往届“成长计划”获选者、合作机构等携手开展“青春动漫中国行”。中国动漫博物馆也将持续搭建跨区域合作网络,让青年成为文化传承的“破圈者”,并通过“成长计划”践行理念:与新人共同成长,让国漫之火生生不息。
发布于:湖北省网配查-网配查官网-证券配资开户-配资平台股票行情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